胭脂雞胸肉:將鵝清洗幹凈,先用鹽腌制,然後煮至成熟。鵝肉呈紅色,故稱胭脂鵝。鵝胸:鵝的胸部鮮嫩豐腴。《怡雅遺事》雲:“鵝壹只,未斷者,先以鹽腌之,以湯貢蒸之,撒以鴨殼三五片,以杏佐之,名興化鵝。”
茄鸮(Xi·m﹢ng):《紅樓夢》中最詳細的壹道菜。“鯗”,即魚幹剖開曬幹,如“牛肉鯗”和“竹鯗”,都是用腌醋制成的幹片。“茄子”被認為是切成片和腌醋的幹茄子。
藕粉桂花糕:《本草綱目補遺》雲:“冬挖老藕,搗汁成粉,曬幹,用刀切片,白如鶴羽,入食。先用冷水拌壹點,再用開水澆,即凝結如膠,紅寶石般可愛。在裏面加入糖霜,可以大大養胃生津。”《生活情趣飲食譜》也說:“老藕打碎泡成粉,是產後、病後、衰老的佳品。“藕粉單獨蒸糕不方便,通常與面粉或米粉混合,用白糖和桂花或蜜餞調味。
清路易抄了唐代魏菊園的《燒尾食單》,這是當時魏菊園升遷後請皇帝吃的壹頓飯,其中包括摻有羊骨脂肪的小牛肉香腸,稱為“通化軟牛腸”;壹種用蟹膏和蟹肉制成的炸糕,切成黃色和白色,稱為“金銀花平切”;用魚白和各種河鮮蒸的雞蛋湯叫“鳳胎”;用烤羊舌和鹿舌制作的烤拼盤被稱為“升平烤”,用羊脂肪燉的甲魚被稱為“遍地五彩甲魚”。用好壞驢肉和其他肉類壹起蒸的鍋稱為“冷暖花蒸驢”。
元代倪瓚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寫了許多精致而簡單的太湖菜肴,如燒鵝、蜜汁蟋蟀、幹糠、腌菜和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