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思維工具直接指元認知策略的生成。
八字思維圖是思維可視化的工具,是將無形的思維顯形的過程。他們可以呈現思考過程和思考結果,敦促思考者觀察反思過程,並使他們思考“思考”本身。監控、評估和更新思維過程就是產生元認知策略的過程。思維導圖搭建了思維的橋梁,使思考者目標明確,監控準確。在課堂上形成“問題導向”的思維路徑,通過圖表優化思維方式,規範思維策略,形成壹定的思維邏輯。長期訓練的叠代應該對提升思考者的思考能力有很大幫助。
第二,思維工具引發深度思考
培訓過程中,我們小組以“內卷化”現象為關鍵詞,進行歸因思考,運用復雜流程圖梳理因果關系。當我接到任務時,我的思維軌跡如下:是什麽促使了內卷化?這種原因造成了什麽樣的行為結果?還有別的嗎?對“內卷化”現象進行了逐層深入分析。在這個思考過程中,我進行了理解、評價、分析、綜合等高維度的認知活動,完成了壹次深度思考。在課堂上,我的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橋圖來分析沃克博士的心理活動。其中,沃克醫生在劉伯承手術前後的心理變化是以“情節引發的心理情感”為AB關系構建的,並對劉伯承的人物特點進行了概括。我試圖重現學生們的思維路徑:沃克博士在這個情節中是壹種怎樣的心理?我該怎麽概括呢?我可以從橋圖中獲得什麽有效信息?這種思維調動了學生理解、分析、提煉、總結的閱讀能力,對文本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
從兩條思維路徑的思考可以看出,在實踐中,工具引發的思考和發現比工具本身更重要。利用工具引發深度思考有兩個關鍵:壹是引導學生關註思考過程;二是引導學生從圖片中發現新的觀點和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