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冬至的食物每個地方不同,海口吃甜薯奶、定安吃菜包飯、文昌、瓊海吃飯團、屯昌、瓊中吃薏粑、苗族人家吃山蘭糯米糕。
1、海口吃甜薯奶
在海南瓊北地區尤其是海口,有冬至吃甜薯奶的民間習俗,甜薯奶以毛薯制成,加入白菜、枸杞等;口味有甜有鹹,壹碗熱氣騰騰的甜薯奶,米團細滑可口誘人,湯汁濃白,香味撲鼻。
2、定安吃菜包飯
吃菜包飯是定安的民俗。人們在冬至這壹天,會把肉、菜、飯混在壹起,用菜葉包著,然後用手捧著壹起吃;全家團聚吃菜包飯,有攏住家財不流失之寓意,壹年之財聚攏於此,全家幸福安康。
3、文昌、瓊海吃飯團
在海南東部市縣,尤其是文昌,有著冬至掃墓的習俗。掃墓祭祖時,在墳前擺上白斬肉、飯團等食物,“飯團”是文昌、瓊海壹帶的特有美食,海南話稱為“杯珍”,是米飯煮熟後用手包成壹個圓形的飯團。圓圓的飯團沾點花生油,配上煮雞蛋,就可以成為壹餐了,在海南吃飯團,寓意團團圓圓。
4、屯昌、瓊中吃薏粑
薏粑,學名椰絲糯米粑,海南話稱“yi bua”。冬至這壹天,屯昌、瓊中壹帶有吃薏粑的習俗,薏粑民間制作比較普遍;在各種傳統節日中或者宴席上,總會看到它的身影。
5、苗族人家吃山蘭糯米糕
在海南苗族人家中,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要用山蘭糯米制成壹種糕粑來吃,以慶祝壹年的豐收喜悅。這種糕粑吃的時候蘸上自制的蔗糖漿,吃不完可以存放幾天,冬天天氣冷時,可以把這種糕粑放在炭火上烤,等其膨脹軟化後,更是香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