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地區,冬至也有喝羊肉湯的習俗。雪白的湯頭,論斤賣的羊肉和羊雜,壹股腦地全倒進湯裏,隨著咕嘟嘟上升的熱氣,仿佛每個人都有了對抗寒冷的勇氣。
與北方人在冬至這天普遍吃餃子不同,南方人的飲食可謂是五花八門,有吃湯圓的、吃年糕的,吃紅豆糯米飯的,還有冬釀酒、熱豆腐等等美食。
冬至吃湯圓,在我國江南尤為盛行。古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寓意團團圓圓。
在浙江臺州,冬至日人們吃“擂圓”。這是壹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圓子,煮熟後放在紅糖黃豆粉中拌滾,因為這個過程在當地的方言中叫“擂”,所以冬至圓起名叫“擂圓”,也借此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冬釀酒是蘇州人家過冬至的必備。蘇州老話說,“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壹壹夜的”。冬釀酒原來叫冬陽酒,因為冬至過後陽氣上升而得名。這是壹種米酒,用糯米做原料,歷經浸泡、蒸米、冷卻、發酵、二次發酵,之後再經過壓榨、冷卻、過濾,最後加入糖桂花,有著濃濃的桂花味和微微的甜。
不同地域冬至偏愛的飲食不同,除了上述講到的,還有很多具有地域特征的美食,例如杭州人冬至興吃年糕、廈門人興吃姜母鴨、南昌人要吃熱豆腐,長沙人要吃冬臘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