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當選為柏林科學院、彼得堡科學院、科恩科學院和意大利托斯卡納科學院院士。康德壹生從未離開過哥尼斯堡。
康德的生活非常規律,每天下午三點半他路過的時候,當地居民都會看表。唯壹的例外是,他錯過了散步的時間,因為他迷上了閱讀盧梭的《愛彌兒》。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規律的生活方式,康德很少患病。但康德是壹個很合群的人,很健談,經常邀請客人和他壹起吃飯。註意吃喝,對食物有特別的偏好。
康德的壹生可以分為以1770為標誌的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前期主要學習自然科學,後期主要學習哲學。前期的主要成果是1755年出版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其中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從1781開始的9年間,康德發表了壹系列偉大的、原創性的著作,給當時的哲學思想帶來了壹場革命,包括《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三批判》的出版標誌著康德哲學體系的完成。這三種批評分別討論了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雖然按時間順序應該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但其理論體系應該是《純粹理性批判》(65438+)。
政治上,康德是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和共和國。1795年,他還出版了《論永久和平》壹書,提出了議會制政府和世界聯邦的設想。他生前最後壹部代表作是《人類學》(1798),壹般認為這是他整個理論的總結。康德晚年以傑出的哲學家而聞名。他死後,人們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
康德從未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