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中有號稱?三分鼎足?的潮汕菜、廣府菜和客家菜。其中客家菜的創造者雖然住在臨海省份,但是卻往往聚居在遠離海洋的山區,仍然保留著愛吃內陸口味的習慣,講究油重味濃,吃壹個?飯有飯香,肉有肉味?。客家菜對於食材的原汁原味、火候的精確掌控都非常講究,這樣才能保證成品的美味。
壹、精選食材在美食界,客家菜有?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鵝不美,無鴨不香,無肘不濃?的說法。從中也不難看出,客家菜對於食材的選擇非常講究。雖然不追求吃什麽名貴的食材,但是每壹種食材的材質要好、品質要新鮮,這樣才能保證做出來的菜品口味好。
他們不但講究主材的選擇,對壹些配菜比如鹹菜,客家人也非常講究。客家人做菜使用的鹹菜酸鹹適口,但往往來自各家各戶手工制作,鹹淡程度各有不同。
用它來做菜時,烹調者往往會專門考慮鹹菜的調味效果。最理想的情況是只加鹹菜調味就剛剛好,不用另外放鹽。如果烹飪者認為鹹菜的鹹味太重,往往還需要對鹹菜進行浸泡,除去壹定的鹽分,避免影響最後成菜的口感。
二、講究火候客家人歷代選擇草木豐富的山區作為居住地,所以不會缺乏柴火,做菜的時候也就特別講究細火慢烹,將火候的把控做到十足。
他們認為,不同的食材適合不同火候不同做法,不能?眉毛胡子壹把抓?,這樣做出來的菜不可能好吃。對火候的把控越是到位,做出來的菜才會越香。在客家菜做法裏,註重火功的蒸、焗、煲、釀等都是常見做法,他們的砂鍋菜最為出名。
三、以酒代油很多人在用蔬菜做菜的時候都有壹個煩惱:如果加油太少,菜的口感會顯得幹,而且還容易粘鍋;可是壹旦放入大量的油,又不符合現代健康養生的理念。
客家菜卻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有以酒增香、加酒減油的習慣,做出來的菜既回味悠長又不會帶有太重的油脂,這對客家人的健康有重要的意義。
廣東梅州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客家菜之鄉? ,與此同時,這裏的百歲老人人數也很多,有?長壽之鄉 ?的稱譽。在中國的美食體系中,客家菜由於獨特的歷史條件和地理環境,長久積累形成壹種了自成壹派的美食風格。由於講究原汁原味、又很在意火候,其飲食習慣也很符合健康膳食的現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