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正月十五是什麽節日

正月十五是什麽節日

1、農歷正月十五日:被稱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壹個重要節令。

2、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壹,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3、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點起萬盞花燈,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放焰火,載歌載舞歡度元宵佳節。

壹、正月十五習俗:

1、元宵節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

起初,元宵節的時令小吃並不是元宵,南朝時,吃的是拌合肉和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得則是壹種蠶狀的面食和烤餅,壹直到了宋朝,才出現用糯米粉加果糖做成的元宵,不過當時不叫元宵,而是稱為浮圓子或是湯圓等。

2、元宵節舞龍舞獅

龍是吉祥的神話動物,也是民族的圖騰和象征,元宵節時全國各地都有龍燈。

早期的龍燈長約七、八丈,在竹鼓上貼上紗,制成龍形的燈籠,在龍頭與龍身裏面,點上幾十支蠟燭,然後綁在木棒上,有十幾個壯漢擡著走,表演時,由龍頭追逐龍珠而起舞,姿態優美,俗稱“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