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饕餮是什麽?

饕餮是什麽?

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壹種神秘怪物,別名叫麅鸮,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人們壹般稱這種人為“老饕”。《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雲氏之子,而不是龍之九子之壹。?

而人們所說的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被認為是描繪饕餮的獸面。這種紋飾出現於長江下遊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裏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便有。

饕餮在以中國傳說或玄幻武俠為題材的網絡遊戲、網絡小說、以及影視作品中均有相關形象。

讀音:[tāo tiè]

擴展資料

饕餮貪食

曹禺《北京人》第壹幕:“而且他最講究吃,他是個有名的饕餮,精於品味食物的美惡。”饕餮性好食,故立於鼎蓋。又說,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稱“老饕”;貪財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貪欲。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兇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壹種想象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壹個大頭和壹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它是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後人對饕餮形象中貪吃的部分加以誇張,蘇東坡就曾寫過壹篇《老饕賦》說:“結合聚物的美,來養我的老饕”,為饕餮增添了可愛,喜好美食的朋友也被稱做“饕餮族”。

唐杜甫《麂》詩:“衣冠兼盜賊,饕餮用斯須。”清李漁《奈何天·夥醋》:“終不然闖席的任情饕餮,先來客反忍空枵。”聶紺弩《略談魯迅先生的<野草>》:“而人類的惡鬼則高踞在這些活的屍骨,死的生命上饕餮著人肉的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