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壹。
遠在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
歷史上, 河南長期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先後有20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於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和商城鄭州。
悠久的歷史為河南留下了極為珍貴和豐富的文物古跡,歷史學家稱河南為“中國歷史博物館”。
河南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
這裏有記載著人類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崗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黃帝故裏和軒轅丘;有最古老的天文臺周公測景臺;有歷史上最早的關隘函谷關、最早的禪宗寺院白馬寺;有以少林武術發源地名揚四海的“中國第壹名剎”嵩山少林寺和聞名中外的相國寺,等等。
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分別於2000年和200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河南人傑地靈,名人輩出。
如古代哲學家、思想家老子、莊子、墨子、韓非, 政治家、軍事家姜子牙、蘇秦、嶽飛,科學家、醫學家張衡、張仲景,文學家、藝術家杜甫、韓愈、白居易、司馬光,佛學家玄奘等等。
他們都為華夏文明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中華民族的傑出代表,也是河南人民的驕傲。
河南是中國姓氏發源地最多的省份,是臺灣70%的客家人,48個姓氏的祖居地。
近年來,海內外華人來豫尋根者絡繹不絕。
此外,蘊含著豐富文化內容的鄭州少林武術節、洛陽牡丹花會、開封菊花節影響巨大,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客商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