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元寺參觀了壹個多小時,步行又到牌坊街,天氣真好,天空湛藍,我們的心情也如天氣般睛朗。
這兩夫妻圍著個大盆,是在拆魚骨,魚肉用來打魚丸,每壹根刺都要挑出來,這是手工活,不容易啊,我在旁邊看了很久。
又開始吃吃吃,隨便走進壹家牛肉丸的店鋪,因為前壹天已經嘗了牛肉丸,今天就先來壹碗潮州牛筋丸。牛肉丸在潮州已經有近百年歷史,可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由於添加了嫩筋因此更有嚼頭、有口感。
這是“鹹水粿”,由米漿做成的小碟子形狀的粿皮,中間盛放著熱的菜脯幹,色澤嫩白,口感潤滑。粿皮無味但有嚼勁,配上菜脯幹的香甜和鹹鮮,成為壹道具有潮汕特色的民間小吃。10元錢壹盒“鹹水粿”,有12個,味道不錯,就是裏面的菜脯幹油比較大。
看到手打牛肉丸了!潮汕地區多吃牛肉,以前鄉下有人做好牛肉丸到潮州來賣。潮州人聰明,進行了改良,把傳統用菜刀刀背捶打的牛肉丸改成兩根特制的鐵棒,每根3斤重,面呈方形或三角形,用雙手輪流捶打,左右開弓,直至把牛肉打成肉漿。看我好奇,小夥子說妳可以自己試試來打。我終究沒有試,我想那兩根鐵棒肯定很重,我的手法也不會對頭。
據說以前煮牛肉丸都是用清水,但壹向講究原汁原味的潮州人則改用牛肉、牛骨熬湯來煮牛肉丸,這樣就保證在煮牛肉丸時,肉丸的肉味不會滲透到湯水中,從而使牛肉丸更具濃郁的牛肉味,同時還增加用沙茶醬作醬碟吃。潮州人制作的牛肉丸比傳統做法技高壹籌,更為精細考究,故牛肉丸口感爽脆,特別好吃。
現打牛肉丸旁邊有在賣牛肉丸的,我還想嘗嘗,但是剛剛壹碗牛筋丸才下肚。於是我厚著臉皮問能不能只買兩粒?壹粒牛肉壹粒牛筋?店家爽快地答應了,於是就有了我手裏的這兩粒牛肉丸。我嘗了四家的牛肉丸,每家都略有不同,但要我壹定分出個高下來,實在不是我這個初來乍到的人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