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吃的龍筋是鱘魚的脊椎骨。
說到吃還是古代的壹國之君有口福,什麽東西稀罕就往宮裏送什麽,什麽東西平常人家吃不到,宮裏的廚子就做什麽。
菜式再厲害,都抵不過壹碗珍珠翡翠白玉湯,不過這些都是玩笑話,接下來我來講講這龍筋。
說到龍筋就非得提我國的壹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可能古代的環境保護工作比較好,生態也肯定比現代好,因此鱘魚在古代應該不是保護動物。不然壹國之君吃開心了,天天要吃龍筋,然後當地的官員捉不到鱘魚,那後果可就有點嚴重了。
不過得再次重申壹遍,中華鱘現在是我國的保護動物,各位看官可千萬別動了其他的心思哦。
中華鱘是軟體動物,因此它的骨頭也是軟的,所謂龍筋,正是中華鱘的脊梁骨。
抽出來了給壹國之君煲湯做菜,魚估計做成魚片湯了。雖然沒吃過,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壹下,墨魚這些魚類煲湯的滋味,嚼起來脆脆的,也是不錯的。
中華鱘不僅是保護動物,在《本草綱目》當中也提到過“龍精”的保健效果,據說滋陰壯陽,是壹個補身體的好東西。估計和現在的瑪咖、枸杞這些差不多的吧。
而龍筋熬成的湯是有清熱解毒、調理腸胃的功效的。這和大多數水生物功效差不多,生長在水裏,性寒,能清熱。在我看來,仿佛這龍筋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麽神乎嘛。
大家了解壹下龍筋是什麽東西就好,畢竟是封建社會那些愛好享受的壹國之君才會吃的東西,大家可千萬不要效仿。我們得好好保護中華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