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梵正:梵正是尼姑。據陶谷的《清異錄》記載:“比丘尼梵正,庖制精巧,用炸、膾、脯、腌、醬、瓜、蔬、黃、赤雜色,鬥成景物,若坐及二十人,則人裝壹景,合成輞川圖小樣。”這道根據唐代詩人王維晚年隱居之地“輞川別墅”畫圖做的拼盤,可謂色、形、意具備。
3.劉娘子:劉娘子是宋高宗趙構的家廚。宋高宗登基後,成為禦廚。按照規定,女人是不能做禦廚的。但宋高宗就是喜歡吃她做的菜,也沒有辦法,只好破例。
4.宋五嫂:南宋時宋五嫂在杭州城外開餐館,最擅長做魚羹。根據宋周密的《武林舊事》記載,南宋淳熙六年三月十五,趙構乘禦舟遊西湖,時近中午。侍從告訴他說有家菜館魚羹鮮美,趙構就找宋五嫂上船烹制,吃後大贊鮮美。直到今天,宋五嫂仍被尊為“燴魚之祖”。
5.董小宛:董小宛位列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壹,她在美食上也是很有造詣,做的桃糕、西瓜糕、菊花糕等都堪稱絕美,引得無數文人愈加仰慕。
6.蕭美人:當時居住在江蘇的儀征,她最擅長做點心。在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單獨有壹則《蕭美人》點心,“儀征南門外,蕭美人擅制點心,凡饅頭、糕、餃之類,小巧可愛,潔白如雪。”袁枚對蕭美人點心的熱愛達到狂熱的程度,曾托人專門到儀征訂購了3000只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