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消費、健康消費、快樂消費。(2分)宣傳板報、發宣傳小冊、安全消費講座、消費知識競賽等等。(2分) (2)①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是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違反了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2分)侵犯了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不受侵犯損害的權利、知悉權、公平交易權,損害了生產者、銷售者的合法權益,是壹種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的責任。(2分) ②掌握必要的消費知識,如了解相關的消費常識,懂得識別商品的質量等,避免安全權受到損失;(2分)侵權後,要懂得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分)如:與銷售者協商解決;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向有關部門反映;向人民法院起訴等。(2分) |
試題分析:(1)此題屬於開放性試題,主題只要結合材料,緊扣材料主旨“消費”,簡明扼要,即可得分。活動形式可以靈活多樣,註意看分答,比如:主題板報、展牌;講座、競賽等。 (2)①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假冒偽劣產品危害的認識,制售假貨的行為既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從對社會經濟秩序、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等方面危害回答即可。②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如何做壹個消費者,建議可以根據教材知識,從消費前掌握相關消費知識,消費過程中提高辨別能力,消費後如何維權等方面組織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