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巴菜不像煎餅果子、大餅卷圈、大餅夾壹切那麽出名,卻在天津人的心裏有很重的分量。綠豆與小米磨成面,攤成煎餅,用工具切成柳葉形狀的是鍋巴,俗稱:嘎巴。香油、大料、五香粉等來制鹵。嘎巴放入鹵中,淋上麻醬、醬豆腐汁,抓上壹把香菜。壹碗美味的嘎巴菜就做好了。
傳說中鍋巴菜是大福來首創,在百度百科上能看到這樣的詞條:傳說那年乾隆帝下江南回京途經天津,路過張掌櫃的煎餅鋪,先嘗了煎餅卷大蔥,後叫上湯。女主人急切中就把煎餅撕碎,放上鹽、香油、香菜,用沸水壹沖送上。乾隆邊喝邊吃,感覺煎餅壹泡味道更佳,就問女主人名字,回說郭八。乾隆壹聽,笑說:“鍋巴可不能叫湯,應再加上壹個‘菜’字才好。”又過了幾天,張掌櫃剛開門納客,壹位禦前護衛就闖了進來,大聲嚷道:“妳的大福來了!”說著,放下皇上賞的二百兩銀子。“大福來鍋巴菜”就此成名。
在天津,有名的鍋巴菜有:大福來、真素誠、馬記富來、二李鍋巴菜。而在每個天津人心裏都有壹家自己最耐吃的鍋巴菜。清香透亮鮮美的鹵汁,清熱解暑的鍋巴,鹹香體味的麻醬、醬豆腐汁、香菜 它們的組合,締造了美味的鍋巴菜。
鍋巴菜可以和果子、大餅夾果子、雞蛋果子、大餅夾雞蛋、燒餅夾牛肉、糖果子等搭配。您如果來天津玩,早上壹定要早起,去周圍居民區溜溜,看看哪家早點鋪排隊的人多,趕緊過去排隊,因為天津人嘴叼,他們喜愛吃的,準沒錯。點上壹碗鍋巴菜、壹個窩頭、壹個果子、壹碗漿子,壹邊吃,壹邊聽周圍天津人有趣的聊天,那麽您這趟天津沒白來。
鍋巴菜,是天津人生活的壹部分。鍋巴菜,有幹有稀,好看、好吃,體現了天津人的包容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