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城村全景
周城村位於大理市北端,是中國最大的白族自然村,隸屬於大理市喜洲鎮。國道214穿村而過,大麗公路在村東,水陸交通便利。
白族民居
周城村(以下簡稱周城)集“山、村、田、湖”景觀於壹體,自然環境優美。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314戶,總人口10470人,其中農業人口9370人,非農和暫住人口65438人。白族人口
?周城村全景
周城村位於大理市北端,是中國最大的白族自然村,隸屬於大理市喜洲鎮。國道214穿村而過,大麗公路在村東,水陸交通便利。
白族民居
周城村(以下簡稱周城)集“山、村、田、湖”景觀於壹體,自然環境優美。全村有1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314戶,總人口10470人,其中農業人口9370人,非農和暫住人口65438人。白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耕地面積2850畝,人均耕地0。28畝。村黨總支下設三個黨支部和21個黨小組,黨員總數為312人。聯盟有壹個總支部。周城村委會下設民兵、婦委會、醫保調解、老年協會四個小組。有文化站、中心幼兒園、衛生院等8個機構。有三家集體企業:周城民族紮染廠、金華奶粉廠和水電管理處。周城是壹個農村郊區,配套組織健全,非公有制企業和集體企業並存。
周成紮染
過去,周城人民依靠自然經濟生活,農民被困在有限的土地上,生活貧困。1978年,周城村經濟總收入18l元,人均純收入8l元。改革開放後,周城村歷任幹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深化改革,與時俱進,緊緊圍繞“人口多、勞動力少、傳統手工業獨特”的基本村情,依靠政策,通過狠抓特色紮染產品出口和旅遊產業“壹品壹業”,帶領廣大群眾發展商品經濟,走上了壹條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致富路。周城是最大的白族村,在宗教、建築、服飾、餐飲、民俗等方面具有豐富而濃厚的白族傳統文化優勢。
白族紮染龍
l、宗教文化,包括對主人的崇拜旅遊開發,龍泉寺與三教融合。
蝴蝶俱樂部
2.居民樓,占地近2平方公裏,由1,000多個白族庭院連接在壹起。
火把節
3.服飾和飲食文化,其中:周城女裝以其種類繁多而獨樹壹幟,已成為白族服飾的代表。周城的烹飪水平在大理首屈壹指,經濟實惠。遊客們贊不絕口,回味無窮。許多人專程到周城吃正宗的白族飯菜。
白族家宴
4.音樂、舞蹈、節俗文化六個方面包括:大理洞經音樂、白族彈唱、大本鐘、霸王鞭、吹吹腔等。,在周城廣為流傳,節日習俗保存完好。
東京古樂
5.紮染業和旅遊工藝品:白族傳統手工紮染是周城的壹大優勢。其產品多次獲獎,不僅受到遊客的歡迎,還遠銷日本、美國等國家。同時,周城的手織面料、刺繡、采花等特色產品也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