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東門美食有著名的東門美食坊、有忍者居新概念日本料理、溫莎堡扒房西餐廳等等。其它食檔還有龍須糖、日本拉面、壽司、印度薄餅、過橋米線、潮汕魚蛋等。位於大十字路口的東門美食坊,包括必勝客、花田家壽司、百味亭和蕉葉泰國菜,都是有壹點規模的。
推薦理由:位置在二樓,在東門逛累了,又不想在街頭的小吃攤擋湊合,上到這裏坐坐有點鬧中取靜的味道。點了牛肉粉,湯還不錯,味道濃郁湯汁清亮。牛肉燉得很爛,特別喜歡吃牛筋,壹點都不費牙。加了幾片泡菜,很爽口解膩。粉不夠吃可以另外加,還可以另外加泡菜,鹵蛋,豆腐幹等等。味道都不錯,都喜歡吃。所以經常壹碗粉吃的很撐,就是哪樣也不舍得拉下。
深圳人習慣稱之為"老東門"的深圳老街形成於明代中期,又叫"深圳舊墟",地處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以北,以現今的東門中路、人民北路、解放路、湖貝路等主要街道為構架。民國期間形成的"深圳新墟",包括今之和平路、建設路、人民南路、火車站等,構成約三十五萬平方米的小城鎮。深圳市區就是以此為基點發展起來的。
東門商業步行街區,北至立新路,南至深南路,東到東門中路,西至新園路,總占地面積17.6萬平方米,28棟現代化大型商廈分布在15條主要街道上,總建築面積達80萬平方米,日均人流量50萬人次,年營業額超過80億。是集旅遊觀光、飲食休閑、購物消費為壹體的標誌性商業街區。隨著東門步行街區的不斷發展和日臻完善,其在商業領域的地位愈發重要。東門步行街區已不再是單壹的商業商業街概念,多種功能的相繼出現,已擴大、豐富了其內涵。其中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老街廣場的世紀鐘、青銅浮雕"東門墟市圖"、巨型銅秤雕塑、思月書院、嶺南建築風格的風貌街,這些具有明顯歷史特征的人文街景,都能給人壹種藝術享受,引發懷舊之幽思,而整個街區布局,各種服務性設置,從中又能品嘗出"以人為本"的哲學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