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夏季的第壹個節氣,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壹個重要節氣。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的階段。也是這麽壹個預示著豐收的節氣,各地的人們也會有特定的美食習俗來迎接這個節氣的到來。
立夏飯立夏飯是南方部分地區在立夏前會吃的壹種美食。立夏飯俗稱?兜夏夏米?,人們會放入筍、蠶豆、蒜苗等煮熟,再放入青梅、櫻桃等,最後將做好的立夏飯分送給送米的鄰居。民間認為小孩吃了立夏飯可以防止中暑,也有說法認為立夏飯有?五谷豐登?之意。
腳骨筍立夏來臨,浙江寧波人最喜歡吃腳骨筍,這是壹種野竹筍,當地人認為這種野竹筍代表著希望和健康,寓意人們可以像筍節節生長,身強體魄。
立夏蛋立夏前,每家都會提前煮上立夏蛋,放入胡桃殼、茶葉、八角等進行蒸煮,選擇雞蛋時,往往是越圓越好,如此就顯得生活圓滿,壹年都能有好收成。而家裏有孩子的,吃個立夏蛋,也能祈禱家人平安健康。有些地方還會有?鬥蛋?的講究,在立夏節氣這天,孩子們會將煮熟的雞蛋掛在脖子上,三五成群玩上鬥蛋遊戲,也就是雞蛋相碰撞,沒破的為勝者,輸了的人要吃掉雞蛋。
烏米飯江浙壹帶有吃烏米飯的習俗,以糯米為原料,再配上南濁葉的汁液,按照比例和糯米放在壹起浸泡六個小時,等待糯米全部染成黑色時,就可進行蒸煮20分鐘左右。民間認為,立夏吃了烏米飯,就能遠離蚊蟲叮咬,身體也會健康。
民間各地對於立夏的美食習俗有很多,大多都是寓意美好的,雖然沒有什麽依據,卻也是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