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蘇軾除了是偉大的文學家之外,還是個有名的美食家,相傳東坡肉就是蘇軾所創制。主要依據了宋人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所記載的話語:“東坡性喜嗜豬,在黃岡時,嘗戲作《食豬肉詩》雲:‘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壹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其實除了東坡肉以外,還有很多以東坡命名的食物。
1、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產生之功非蘇軾,而是蘇軾之妻王弗。相傳,王弗在家燉肘子時因壹時大意,不小心讓肘子焦黃粘鍋,於是連忙加料再烹煮,以掩飾焦味。結果味道卻出乎意料的好,蘇軾大樂,自己又反復炮制,並留下了記錄,向親朋好友大力推廣,於是"東坡肘子"便由此傳世。這道菜肥而不膩、粑而不爛,色、香、味、形俱佳。
2、東坡春鳩膾
據《東坡集》中記載:“蜀人貴芹芽膾,雜鳩肉為之”。春鳩膾,就是芹菜炒斑鳩胸脯絲,原就是壹道客家常菜,稱為東坡春鳩膾乃後人所為,因蘇軾的加工而產生。這道菜芹菜清香,鳩肉鮮嫩,屬於上乘野味之佳品。
3、東坡墨魚
相傳,蘇軾在淩雲寺讀書的時候,常常去淩雲巖下洗硯。而江中之魚食其墨汁,結果皮色濃黑如墨,故而稱之為"東坡墨魚"。這道菜色澤紅亮,皮酥肉嫩,甜酸中略帶香辣。
4、東坡玉糝羹
這道菜的背後其實有壹個感人的故事,蘇軾被貶海南時,處境艱難,只有三兒子蘇過在身邊。蘇過見父親年邁,便做羹湯以孝敬,結果蘇軾很開心,作詩《過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糝羹,色香味皆奇絕。天上酥陀則不可知,人間決無此味也》:“香似龍涎仍釅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將南海金齏?,輕比東坡玉糝羹。”極力贊美玉糝羹之美味。
這些菜品或為蘇軾所創,或為蘇軾所改,或因與蘇軾有關而命名。不論何種原因,都足以見得蘇軾影響之大。
小編作為蘇軾的粉絲,此時此刻又多了份崇拜!有機會的話,壹定要去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