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努節是瑤族的特色節日。
達努節,又名二九節、祖娘節、祝著節、瑤年,是馬山、都安、巴馬、平果、隆安、大化等地自稱“布努”的瑤族傳統節日。達努,瑤語意為老慈母。傳說農歷五月二十九日是瑤族始母密洛陀的生日,後人出於崇拜,定該日為祝壽日。
2021年5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巴馬瑤族申報的瑤族祝著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遺產編號:X-161。達努節這壹天,家家戶戶殺豬宰羊,宴請賓客,同時還舉行銅鼓舞、鬥畫眉、賽弓箭、賽馬等文娛活動。達努節經歷史變遷,逐漸從民間宗教節日變成豐收節和平安節。
達努節的節日傳說
相傳古時候,在迤儷的群山中,有兩座同樣高大的寶山,左邊的叫“布洛西”山,威武雄壯似勇士挺立;右邊的叫“密洛陀”山,像個拖著長裙的姑娘。兩座山每年都要互相靠近壹些,經過了999年終於挨到了壹起,在農歷五月二十九日,隨著壹聲驚天動地的震靂,高大英俊的布洛西和亭亭玉立的密洛陀從兩山裂縫中走出來,結為夫妻。他們生有三個女兒。
時間穿梭般逝去,頭發花白的密洛陀遵夫囑,讓三個女兒各自去謀生。大女地扛著犁耙,到平原耕耘,生兒育女,繁衍成漢族。二女兒挑起壹擔書走了,與子孫形成壯族。三女兒拿著小米、鋤頭到山裏開荒種地,安居樂業,成為瑤族祖先。三女兒通過辛勤勞動,莊稼結出累累碩果。誰知天有不測風雲,頃刻間籽粒飽滿的果實被鳥獸、地鼠份食殆盡。
密洛陀在女兒危難時鼓勵她:“天空難免出現烏雲,生活也會遭受挫折,狂風吹不倒勁松,困難嚇不倒勤勞的人,只要勤奮耕耘,生活是會幸福的。”並給了她壹面銅鑼和壹只貓。
來年,莊稼長勢更加喜人,她敲響母親給的銅鼓,驚走鳥獸,放出貓吃盡了地鼠,奪得了豐收,為報祖娘養育之恩,姑娘帶著豐盛的禮物於五月二十九日為母親祝壽***慶豐收。從此,瑤族人民將祖娘生日作為慶豐收的節日。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瑤族祝著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