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除夕夜多會包餃子吃。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佳棗子和栗子等和肉餡壹起包進新年的餃子裏,代表美好的寓意。南方除夕壹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團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
大年三十晚上吃團圓飯,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壹道魚,魚"余"同音,年年有"魚"--年年有"余",圖個吉祥,圖個喜慶。
東北人對年飯的要求很高,必須包括所謂的“四大件”,即雞、魚、排骨和肘子,少了任何壹件,那就不“東北”了,大燴菜、紅燒鯉魚、醬骨架等都是過年時的必吃菜。
湖北人的“三全”宴可吃得相當講究。年夜飯中,壹般要用“三全”,即全雞、全魚、全鴨,還要有“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
上海人春節的菜肴講究好意頭,壹定要吃的東西還真不少。除魚肉雞鴨外,還添上春卷,寓意“壹年之際在於春”。而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備八寶飯,不少人家會自制八寶飯,當然也有人買現成的。八寶飯壹上桌,“渾圓壹體”,別有壹番隆重,是上海傳統年夜飯必不可少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