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不知道吃啥的時候,媽媽就會給我們卷菜饃,薄薄的面皮卷上我們愛吃的餡料,比較經典的餡料就是韭菜雞蛋餡的,金黃的雞蛋,碧綠的韭菜,出鍋鮮香四溢,非常美味。媽媽卷的個頭老大了,壹個就能吃的頂飽了。
卷菜饃有些地方也叫菜莽,因其個頭較大,外形粗壯而得名。帶著北方人的豪爽和濃濃的淳樸氣息,讓這道美食很接地氣。想吃軟壹點可以蒸熟,外面筋道而透亮;想吃硬壹點的可以煎熟,焦酥香脆有嚼勁。
今天和大家分享壹款新吃法,不發面不燙面,皮薄餡大柔軟鮮香,放兩三天也不會硬。而且沒有沒有任何技巧難度,新手也可以壹次成功。壹起來看看做法吧!
食材
外皮:面粉、鹽、水
餡料:西葫蘆、胡蘿蔔、蔥、蝦皮
做法
準備300克面粉,加入3克鹽,攪拌均勻,加入170毫升清水,攪拌成絮狀,下手揉成稍軟壹點的面團,蓋上蓋子,餳20分鐘。
準備兩個西葫蘆擦成絲,再準備壹根胡蘿蔔,也擦成絲,加入適量鹽,攪拌均勻,腌制十分鐘,腌出水分。
取壹個小碗,打入三個雞蛋,攪散,鍋中放油,油熱以後倒入雞蛋液,快速滑散,放涼備用。再準備壹把小蔥,切成蔥花。
把腌好的西葫蘆擠出水分,然後切上幾刀,切碎壹些,裝入壹個大碗中。
再加入放涼的雞蛋、蔥花、壹把蝦皮,適量油、雞精、胡椒粉、香油,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醒好的面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把所有的劑子揉圓。然後取第壹個揉好的劑子,搟成長方形的面片,厚度在壹毫米左右。搟好以後,在中間放上餡料。
然後把兩側向中間折疊,再從壹頭卷起來,最後用手輕輕按壓壹下,壹個生坯就完成了。
全部做好以後,放入蒸鍋中,水開以後蒸15~20分鐘,時間到了以後不用燜,直接打開鍋蓋,盛出就可以食用了。
我們的蒸菜饃就完成了,層層包裹著餡料,咬壹口,特別過癮,而且少油更健康,更適合家常食用,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