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癟”既是壹味獨特的美食,是貴州省黔東南人的壹道深受喜愛的菜,吃牛癟,除多見於貴州的黎平、從江、榕江和錦屏等縣的侗族、苗族居住區以外,還見於廣西三江、融水等縣。
癟實際上是是牛胃及小腸裏未完全消化的草類液體和胃液的混合和內容物。它是在宰殺牛羊時,將其胃液取出並過濾幹凈,在烹制牛羊肉將熟時,放入適量。
烹制好的牛癟和羊癟是黃綠色,入口微苦,有健胃、祛熱和助消化的功效,被黔東南少數民族視為待客上品。
擴展資料:
牛癟和牛屎有的區別
牛吃進去的草,還沒有消化的,就把牛殺了,然後就拿來做牛癟,不是拿牛屎做牛癟。牛癟是用牛胃裏面未消化的食物做的,可以說牛屎的味道。
貴州壹種叫“牛癟火鍋”的美食,因為賣相特別制作獨特,被稱作“牛糞火鍋”。所謂牛糞火鍋就是把牛胃及小腸裏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來,擠出其中液體,加入牛膽汁所熬出的火鍋。
“牛癟火鍋”是黔東南地區的美食,只有在當地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在宰殺前用上等的青草加中草藥材餵飽牛,宰殺後把牛胃及小腸裏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來,擠出其中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放入鍋內文火慢熬後食用。
這種看似“牛糞”的東西叫牛癟,實際上是壹種液體。在侗家是壹種上等菜,壹般只有過年才能吃到,這種菜分兩種,壹種是小腸裏面拿出來的,比較貴,壹種是大腸裏面拿出來了,比較便宜。
百度百科——牛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