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廣東的湯粉有哪些種類

廣東的湯粉有哪些種類

南粵的清晨從晶瑩透亮的腸粉開始,這句話並不誇張。清晨,忙碌的上班族排著長隊好不容易“搶”到壹份雞蛋或肉末腸粉,急匆匆的踏上公交車或是沖進上班的公司;而此時早起的老街坊們已經坐在熙熙攘攘的茶樓裏嘆早茶了,桌上除了當天的壹份報紙,自然少不了廣州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燒麥、叉燒包和腸粉;但是如果是“早晨從中午開始”的夜貓族出門巡遊的時候就難以在街面上覓到腸粉的蹤影了,雖然在深街裏巷偶爾有緣與腸粉相遇,但因為就餐的時辰和療饑的就餐態度,他們品到的就只剩下糊裏糊塗的味道了。

腸粉是壹種使用米漿作成的中國廣東特色小吃,也是廣州、香港酒樓常見的點心,它具有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等特點。壹般常見的以鮮蝦腸粉、牛肉腸粉和叉燒腸粉為主,由廣州西關泮塘荷仙館創制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因傳統工藝制作其薄皮是以布拉成,所以又稱布拉腸粉,或簡稱拉腸。腸粉傳統以肉末、魚片、鮮蝦仁為餡。

在廣州以北,嶺南以外的地區,很難尋到正宗的腸粉,剛到廣州的外地人往往將“腸粉”和“粉腸”混淆,粉腸指的是豬腸子,壹般用來煲粥,名曰粉腸粥。不過腸粉也和豬腸扯得上壹點關系,那就是它形似豬腸。因為早市銷量大,多數店又供不應求,人們常常是排隊候吃,因此又被戲稱為“搶粉”。而且能吃上壹碟腸粉也成了很多外地客商願意來廣州的理由之壹。

腸粉制法不是很復雜。將米漿澆在特制的多層蒸格裏或棉布上,放上豬肉、魚片、蝦仁、牛肉和叉燒肉等餡料,蒸熟後卷成長條,接著切段裝碟,澆上豉油汁即可食用。不加餡的稱為齋腸粉;米漿中加有糖的則稱為甜腸粉;加了餡料的則在腸粉前面加上主料名稱,如牛肉腸粉、蝦仁腸粉。

清晨,忙碌的上班族每天都可以欣賞到師傅制作腸粉嫻熟的表演——壹倒、壹撒、壹推(或壹蓋)、壹拉(或壹提)、壹卷和壹切,經過這六個連貫的動作,壹碟腸粉就新鮮出爐了。壹倒是指將米漿倒入蒸盤或布上;壹撒是指加入餡料;壹推是指將蒸盤推進去;壹拉是指拉出蒸盤;壹卷是指卷成長條狀;壹切是指將整條腸粉切成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