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夏村夜市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夏村鎮,邊上是新開的盛廈大地農貿市場。
房山夏村夜市每日開放,周壹至周五開放時間為17:00~22:00左右,周末則持續到午夜,夜市上有各種美食,如烤串、炸雞排、烤肉串、糖葫蘆、炒酸奶等等,此外還有套圈小遊戲,煙火氣息十足。
現如今,房山的夏村夜市成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自駕遊目的地。他們下班後從市裏出發,開車壹個半小時到達夏村,只為體驗壹把京版淄博燒烤。
在房山夜市裏,有壹種農家樂的既視感。在夜市裏閑逛的本來就是附近的居民,這裏不存在緩解CBD帶來的壓力,逛夜市只是他們的習慣。夜市裏甚至還有壹個鄉村大舞臺,臺上的老鐵扯著嗓子唱情歌,伴著山景夕陽和小燒烤,腦子自然而然就放空了,也就不會想到自己在城裏的那些焦慮。
歷史悠久的夜市文化:
在東漢以前,由於古人們思想的禁錮,沒有夜晚出行的概念。人們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連皇帝亦如此。
到了東漢初期,西域與大漢通商,隨之在河西走廊附近出現了“夜宵攤”,不過也只是有零星幾處,這些“夜宵攤”的興起也是因為來往過路的商人,壹些有頭腦的人看到了這裏面的商機,於是就在這裏開始賣吃的,喝的。這樣,初的夜市就出現了。
但是這種因通商以及生活需求而建立起來的特殊夜市沒撐過多久就消失了。由於邊關的動亂,夜市沒來得及發展起來就銷聲匿跡了。
而到了唐朝初期,宵禁非常嚴格,人們晚上即使是餓肚子也沒什麽辦法。後來隨著唐朝國力的不斷強大,都城變得越來越大,宵禁的執行力也越來越小,唐朝的晚上才變得熱鬧起來。
執政者見管不住,索性讓夜市發展,也有更有利於經濟的流動。業態僅僅是吃和樂,其他行業尚未發展起來。
後來到了宋朝,富裕的這個朝代,光速發展下的經濟直接帶動了夜市規模的擴大,此時的夜市開始並不局限於吃,各個行業都加入了夜市。這時的執政者無聊起來也開始去逛夜市。
可以這麽說,中國人,體內壹定有晚上要吃夜宵的“基因”。這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 4 頓才是我們的優良傳統。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