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大詩人袁枚在他的作品《七毛》中描述,八月十五日,他和朋友聚會,到廣陵曲江觀道。因為是滿月,引力配合太陽和月亮的引力,這壹天的潮汐效應還是很大的。此外,秋高氣爽非常適合賞秋,觀浪使人心胸開闊。錢塘江春潮也是看中秋的好地方。
早在唐代的中秋節,賞月已經成為壹種壯觀的景象,留下了許多美麗的詩篇。比如司空圖的《中秋》:徜徉秋色外,萬物皆感悠悠。如果這壹夜沒有月亮,壹年就白過了。這首詩描繪了如果妳在中秋節那天沒有看到天上的明月,那將是壹年的遺憾。《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大學士們在賞月宴飲時,蘇祥(tǐng)說:燈光可愛,何不用燈燭,因為月影更可愛,自然月光更清爽。蘇東坡明月當空問酒家喻戶曉。
古代中秋節的飲食主要有月餅、把玩月湯、桂花酒等。
《傅山》壹書中記載,北宋東京開封府,中秋節有壹種食物叫玩月湯。但是最有名的是吃月餅。在古代,月餅象征著團圓,也被稱為團圓餅。《燕京年》記載當時月餅大如尺,中間刻有月宮蟾兔像。自然和月宮壹樣,中間有壹個兔子形狀的雕刻圖案。首先,我們必須祭拜祖先,然後吃蛋糕。
另壹種廣為人知的中秋飲品是桂花酒,混合著清香的桂花酒,讓人為之瘋狂。除了桂花酒,古代這壹天還有路楠鴨、燒豬、掛肉、面皮等時令美食。
中秋節壹般以家庭為單位,老少團聚增進感情,鄰裏之間互贈西瓜等水果。在古代蘇州中秋節,全家人通常會出去賞月,這被稱為光明的月亮。在北京,它被稱為賞月聚會,而在南京,它被稱為團圓酒。中秋節前後的習俗可能是相似的,但家人對和平團聚的期望深深印在中國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