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出自《禮記.學記》
註釋:
“雖有嘉肴”即使有美好的菜肴。雖,即使;嘉,美好;肴,熟食為“肴”,指魚肉之類。
“弗食不知其旨也”不(親口)嘗嘗,(就)不會知道它的味道鮮美。弗,不;旨,味道鮮美。
擴展閱讀:
原文: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文:
雖有美食嘉肴,不去吃它,則不知它的滋味美得如何;雖有很好的知識學問,不去學習它們,則不知它好在什麽地方。因為上面的緣故,學的人深入進去,學了以後才明白自己的不足,教的人在教他人解困的過程中,也會碰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知道自己不足的學子,定能自我反省;明白自身困惑的教者,也壹定能自強不息。上面說的就是教育和學習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