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大斌
石達斌壺的主要造型有僧帽、菱花、六角、平書、瓜邊、八角等。其泥溫潤端莊,器形沈穩,可謂壺藝典範。
史大斌早期作品多為大壺,仿古風格較多。在與文人交遊中,他觀察到文人的飲酒習慣,於是將大壺改為小壺。
在制作中可以壹氣呵成地使用球拍法,豐富了造型。小壺壹經推出,其優雅的氣質深深吸引了廣大文人,更值得壹提的是,它以擁有時光壺為榮。
2.陳鳴遠
陳鳴遠的制壺風格承上啟下,既有明代古樸典雅的風格,又開了寫實仿生技藝的先河。在茶壺發展史上,他是壹位技藝精湛、全面的大師。
在陳鳴遠的作品中,輕貨的幾何形態是“簡潔大方、結構合理、手法嚴謹”;花貨的自然形態“概括誇張,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善於借鑒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3.顧景舟
顧景舟出生於紫砂壺之鄉江蘇宜興。他在65,438+08歲時與祖母壹起學習。憑著對紫砂的高度理解和深深熱愛,兩年後,他在業內聲名鵲起,隨後來滬仿制明代施大斌和清代陳鳴遠的紫砂名作。
正是在臨摹和模仿中,他的技藝突飛猛進,有些仿品的藝術價值甚至超過了原作,被許多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