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誰知道土家社飯的主要配料是什麽?

誰知道土家社飯的主要配料是什麽?

社飯即在過社時吃的特殊飯食。土家族人們註重過社春,立春過後的第五個戊日(通常在春分前後),家家戶戶都要做社飯,以祭祀先人。社飯的原料是白米和蒿菜,所以又有人稱為“憶苦飯”。制作時,將先發的青蒿嫩枝搓揉,擠出苦水,同泡好的粘米、糯米壹起蒸或燜熟,即可食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做社飯時又加進了野蔥、蒜苗、臘肉丁、核桃仁、花生仁等,不但清香,而且具有提神健腦之功效。又因為沒有嫩蒿時可以用野蔥代,社飯則成為四時的美食。每年春分前後,人們都以吃社飯邀約親朋好友聚會。特別是有新墳的人家,由以吃社飯約請朋友到墳山掃墓,且人越多越好。每每此時,四周山上,人頭攢動,香煙裊繞,鞭炮連天,吃社飯呈現出祭悼濃重氣氛。

原料:糯米300克,大米200克,熟臘肉150克,青蒿菜200克,苦蒜(野蔥)150克。

調料:茶油、鹽、味精等適量。

制作方法:蒸。臘肉切成小丁,苦蒜去根須切成短節,蒿菜洗凈(只用嫩葉),切成短節,揉出苦水劑幹水分。入鍋用茶油炒至蒿菜轉黃去除苦水待用。糯米、大米淘洗幹凈,糯米用水浸泡;大米先放入沸水鍋中稍煮片刻撈出,濾去米湯;糯米濾去水分後與煮過的大米混合壹起,放入臘肉丁、苦蒜、蒿菜、鹽、味精拌勻,放入甑內,用大火蒸熟即成。

風味特色:青蒿野蔥味馨香,臘肉香味濃郁,米飯油而不膩。

技術要領:蒿菜只用嫩葉,必須揉出苦汁,茶油不能多放。如沒有茶油也可改用菜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