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吃湯圓
和其他地方的習俗壹樣,上海人過元宵節也是要吃湯圓的。
湯圓是元宵節的特色美食,壹般由糯米外皮及內裏餡料組成,營養豐富,可滋補脾胃、益氣養血、扶正禦寒。糯米味甘性溫,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是溫和的滋補品,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並有壹定收澀作用,對脾胃虛寒、腹瀉、尿頻、自汗等都有很好的食療效果。不過,糯米性黏滯、難消化,宜加熱後食用,且壹次不能吃得過多。此外,濕熱痰火偏盛者,或有發熱、咳嗽痰黃、便秘腹脹等癥狀者,應忌食糯米。
溫馨提示:
剛煮好的湯圓,內餡比外皮更熱,建議小口吃,既可避免口腔和食管黏膜被燙傷,而且細嚼慢咽也有利於消化。
吃湯圓時喝點湯,可促進消化吸收。
為減輕胃腸道負擔,吃湯圓後,最好活動2小時以上再睡覺。
2. 賞花燈
元宵賞燈的習俗興起於漢代。相傳,漢高祖劉邦之侄吳王劉濞,將揚州燈會文化引入上海松江地區以自娛。自此,這壹習俗便在上海開始流行。每逢元宵佳節,各處男女老少紛至沓來,各種燈彩爭奇鬥艷,處處流光溢彩。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的節日習俗之壹,在阿拉上海,“豫園燈會”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每年的元宵燈會,都給上海市民和各地遊客留下美好的回憶。
溫馨提示:
元宵時節天氣依然寒冷,賞燈期間要註意保暖,並做好防護措施,在外戴好口罩,回家後及時洗手。
3. 猜燈謎
猜燈謎也是元宵節的特色民俗,深受人們喜愛。從醫學角度來看,猜燈謎是壹種健腦活動,有利於延緩大腦衰老,預防認知障礙的發生。
元宵節猜燈謎,既能啟迪智慧,增長知識,又能寓教於樂,烘托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