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講究色味香,這都是說的菜本身,倘若再有個好名字,無形之中就擡高了身價。比方說“貴妃雞”、“東坡肉”,這類菜名就很文氣,先不管好吃不好吃,聽著就容易產生好感,起碼比“叫花子雞”、“狗不理包子”更讓人覺得心情舒暢。所以有修養的烹飪大師,給自己創造的新菜起名,格外註意它的文化內涵。至於菜是不是好吃,那就是另壹回事了。
東北人的性格,豪放中不乏詼諧,東北菜也是在粗獷的名字下透出細膩的滋味。東北菜給人的最深印象,就是菜的量大名字直白,如同我們熟悉的的東北人,性格中透著實誠熱情。
單看殺豬菜這個名字,就透著東北人豪爽的個性。老板娘說,殺豬菜原是東北農村年關殺豬時吃的壹種燉菜。殺豬菜原料有三樣:白肉、酸菜、血腸。白肉是帶皮的大片兒五花肉;酸菜由東北長白菜自然發酵腌漬而成;血腸做起來最費工夫,要用新鮮的豬血,加入蔥花、鹽等灌入腸衣制成。
中國菜,不論是見諸經典的佳肴珍饈,還是散落於民間的風味小吃,都講究形式美與內容美的統壹,不但講究菜肴的色香味形,同時還最講究菜肴的“美名”。因為菜名不僅能體現出菜品的內涵,還能集中反映菜肴創制者的審美情趣。菜名經過反復推敲,力求雅致切題,名符其實,讓人壹看菜名便可窺出菜肴的特色或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