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無錫人薛福成在其所著的《庸庵筆記》卷四《蕈毒壹日殺百四十余人》章中,記有寒山寺的這個故事,但是只說這樁慘案發生在道光年間,後來諸多轉抄的文章中,也只記在道光年間。
有資料說是發生在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就是第壹次鴉片戰爭爆發的這壹年。不壹定確切,估計差不多是在這前後。
查資料時,發現蘇州地方毒蘑菇傷人的事還不少,宋洪邁《夷堅誌》中寫到崇寧年間(1102-1106)發生在蘇州天平山白雲寺的事,說有白雲寺的五個僧人走在山間,看到壹叢很大的蕈(就是蘑菇吧?),他們采摘回去煮食,到晚上開始惡心嘔吐。其中三人急忙采來鴛鴦草吃下去,就好了。另外兩人沒吃,壹直嘔吐至死。
洪邁說的“鴛鴦草”,其實就是清涼解毒的金銀花。
還有清人吳林在《吳菌譜》裏提到壹件事,在蘇州城西陽山西花巷裏,有個人“在壹荒墩上采菌壹叢蕈,煮而食之,率然毒發”。官府在調查這壹案件時,往他采菌處搜尋,“掘之,見壹古冢,滿中是蛇”。
明代大文學家、美食家李漁在《閑情偶寄》裏說“蓋地下有蛇沖,蕈生其上,適為毒氣所鐘,故能害人!”
我忽然明白了,寒山寺後院毒蘑菇旁為什麽有毒蛇盤踞了,原來這毒蛇還是跟毒蘑菇有關系的呀!
縣令帶著衙役處理寒山寺毒蘑菇時,是用了火,把後院的草木蛇蟲壹起燒盡,從其它幾處毒蘑菇傷人現場處理來看,這也是常規做法。
雖然毒蘑菇致人死傷常有發生,但是像寒山寺這樣壹次致死壹百四十多人的事故,還是很罕見的,想來道光年間的蘇州人壹定是震驚不已。太慘烈!
我之前看見有些資料上說,1911年葉昌熾的《寒山寺誌》也記錄了這件事,還摘錄了原文,但是現在壹時翻不到在哪壹章節,只好明天再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