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大多數房屋都是半地下室建築,帶有礫石磚石墻,現有房屋約40座。這座古老的石頭城位於從喀什綠洲通往中亞和南亞的主要道路上,從喀什、英吉沙、葉城和莎車通往帕米爾高原的道路在這裏交匯。它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壹個重要古城遺址。它是兩晉南北朝時期接盤陀的首都。唐朝時,青山駐蹕於地,設立了普禮堂。
石頭城遺址布局結構
石頭鎮位於新疆絲綢之路西端的帕米爾高原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縣城東30米,喀什路以北。它是中國三大石頭城之壹(遼寧石城、南京、塔什庫爾幹石頭城),是商旅人士進入南亞和西亞的通行證,也是絲綢之路興衰的歷史見證。
塔什庫爾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石頭鎮”,在漢代是“普利”的意思,位於阿法斯亞夫山和塔什庫爾幹河西南的高山丘陵上,與塔什庫爾幹縣相連。現在的城墻、城門、寺廟和民居遺址都保留了下來,它們與清代的官方建築普利堂重疊在壹起。場地建築周長985米,總面積10700平方米。
北墻長80米,為錯縫土坯結構。東墻長350米,建在懸崖上,用石頭砌成;程楠城墻長375米,城墻基礎坍塌;西城城墻長180米,倒塌後存放在城門遺址中。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石頭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