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西餐最早是進入中國的哪裏呢?

西餐最早是進入中國的哪裏呢?

無可諱言,西式餐飲、西式烹飪方式方法,在今天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在以美食著稱、且對外交流早而頻繁的大都市廣州,尤其如此。這裏也是?西餐?最早登陸中國的地方之壹。

西式餐飲的傳入,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前期。當時包括部分與海外聯系較多的商人群體,已經或多或少地接觸到了西餐。但早期普通國人對這些外來餐飲,抱有相當的不信任,樂於嘗試者不多。有趣的是,那些時期的西方人,對於我們引以為傲的中餐中大量使用的油鹽、姜蒜等,也難以接受。

此外,似乎還應該註意壹點:從明代開始,廣東從海外傳入番薯、番茄、荷蘭豆、金山橙等蔬果種植,它們對於本土飲食文化的影響也是相當顯著的。

西餐促成了焗扒等粵菜做法的成型

清鹹豐、同治年間,壹些在外國餐館從業過的廣州人,因生計所需,在廣州街市沿街叫賣牛扒。其中壹部分人後來獨立開店,經營西餐,對西餐的傳播起到了推廣作用。

從烹飪技術上來說,扒是指將加工好的經過腌制後的原料,放在扒爐上,利用高度的熱輻射和空間熱量對原料進行快速加熱並達到規定的火候的烹飪方法。具體又可分為平扒、坑扒、夾層扒等等。扒在進入中國後,應用廣泛,因為扒制的菜肴表面的金黃色很誘人,而且扒制菜肴的焦香味尤為獨特。它有點類似中國傳統烹飪方法中的煎,但所用的廚具,如平底鍋、鐵板扒爐等,是中國傳統沒有的。香煎小牛排、中式豬扒、煎金錢牛柳等粵菜菜品,就是利用扒這種技術完成的。扒使粵菜多了壹種烹調技藝,使部分粵菜的外形,色香更上壹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