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菜譜 - 吃元宵的由來

吃元宵的由來

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大約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寫的《元宵煮浮圓子》詩,裏面有“星燦烏雲裏,珠浮濁水中”的詩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湯圓也稱“湯團”或“圓子”“團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另外,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白白胖胖的元宵來歷,中國文化傳承了這麽多年,美食文化更是遍地開花,在我們接觸這些美食的時候,我們也要去了解這些美食的來源,畢竟這些傳統的美食後面,都會有許多吸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