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火鍋的來源有壹個說法:二戰結束後,韓國老百姓的生活物資極度匱乏,甚至為了充饑吃起了樹皮。而當時駐韓美軍的物資供給卻十分富足,壹些美國大兵把還沒有吃完的香腸或者罐頭隨手扔掉。這對饑餓的韓國人來說,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當地人將這些“食材”撿回洗幹凈,再加上自制的泡菜、豆腐、豆芽等壹起煮來充饑。後來,這道菜慢慢傳遍了韓國,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部隊火鍋。
現在的部隊火鍋的做法是將火腿腸、午餐肉罐頭等肉類切片,洋蔥、彩椒等蔬菜類切條,連同年糕片、泡菜、拉面等食材全部放入鍋中,再加入高湯或水燉煮。
這種被韓國駐華使館推薦在“舌尖上的韓國”的“下雪天吃超幸福”的美食,被中國網民吐槽是減配版的“亂燉”。
但是這種因戰爭而產生的美食,其實都有著簡便易做、平易近人的特點。這可能也是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為數不多的幾個好處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