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應根據房間隔缺損的大小和左向右分流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療策略。
1.大量左向右分流的患兒術前常伴有肺炎和心力衰竭。這時候就需要藥物治療,比如用抗生素積極控制肺炎和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患者應接受抗心力衰竭治療,使用地高辛、利尿劑和血管擴張劑。
2.對於有大量左向右分流且無內科並發癥的房間隔缺損患兒,需要手術治療。房間隔缺損通常在體外循環下修復。特別是近30年來,我國心臟外科發展迅速,技術日趨成熟,房間隔手術矯正畸形效果滿意。手術的適宜年齡為4~5歲。
3.近年來,我國發展了壹種不開胸治療房間隔缺損的新技術。用心導管即心導管用微型折疊傘封堵房間隔缺損已獲成功,給房間隔缺損患兒帶來了福音。
4.對於無癥狀的房間隔缺損,也就是醫學上的小塊丟失,因為沒有明顯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從左到右血流較少),所以不需要手術,但是必須定期到醫院檢查心臟。
總之,作為房間隔缺損患兒的照顧者——父母或其他護理人員,在患兒接受畸形根治手術前,預防呼吸道感染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每當天氣變熱或變冷時,父母都要細心照顧孩子,隨季節增減衣物;少去公共場所;還要註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房間隔缺損患兒往往沒有異常表現,往往被家長忽視。如果壹旦確診為房間隔缺損,壹定要配合醫生。矯正畸形後,孩子可以像正常健康的孩子壹樣參加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