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可以分為三類:白火龍果紫紅皮白肉,有細小黑色種子分布其中,鮮食品質壹般;紅火龍果紅皮紅肉,鮮食品質較好;黃火龍果黃皮白肉,鮮食品質最佳。火龍果富含礦物質,也有豐富的花青素和水溶性膳食纖維,其中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所含植物蛋白還具有重金屬解毒功能,每百克火龍果果肉中含能量60千卡,稍高於蘋果,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3倍
海南熱帶水果-紅火龍果
火龍果又稱紅龍果、青龍果、仙蜜果、玉龍果,是仙人掌科量天尺(三角柱)屬的仙人掌果實,形狀像大芒果,清甜可口,成為暑熱天氣裏生津解渴的水果。按果肉色澤,可以分為紅心、黃心和白心3種,其中紅心火龍果猶為貴。
火龍果吃法跟西瓜類似。果肉內含數千至1萬多粒芝麻狀種子,將整顆果肉加上蜂蜜、鮮奶、冰塊打成果汁,種子打碎後香味溢出,異常美味可口;除了打成果汁飲用外,做冰淇淋更是風味絕佳,釀水果酒芬芳迷人。火龍果的花每朵重約半斤以上,少數可達1斤,可用來炒、煮或做生菜沙拉;烘幹後可長期保存,香脆可口;其花露媲美菊花茶:取其花泡沸騰開水、加冰糖,冰涼了喝,比菊花茶更香更醇,也可做成罐裝飲料。
火龍果除了含有供應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外,還含有濃度很高的維他命A、B1、B2、B3、C及鈣、磷、鐵等礦物質,為最佳的天然維他命來源。火龍果的花及果,據民間傳說,有明目、降火(降血壓)及良好的養顏美容效果。
火龍果原生於中美洲熱帶沙漠地區,耐熱、耐旱但不耐寒。我國南方地區可露天種植,北方種植在冬天需有保溫設施,維持5℃以上。種植壹年枝幹長度超過1m後就會開花結果。自每年的5月至11月都是其開花結果時期,據觀察在壹個果園中,最高記錄壹年開15次花。
火龍果花在晚上十時後全開,到第二天清晨太陽出來後就雕謝,是名副其實的“夜仙子”,其英文名稱為Night-Blooming Cereus,充分說明了其特性。
火龍果的花很大,全長45cm,花冠達25cm,重量350~500g,故又有霸王花之別名。每朵花都有雌雄蕊,由風及昆蟲傳粉,授粉後第6天,子房明顯膨大,自開花那壹天算起第35~40天果實就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