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調查中發現,第壹年多果的冬棗果園花芽分化差,多為薄的單序芽,對外界不良條件的抗性差,落花嚴重,坐果率低。2004年春季雨水較多,有利於冬棗的營養生長。此時,葉片不能有效產生養分,營養生長所消耗的養分來自於營養物質在樹體中的儲存,影響了營養物質向生殖生長的運輸,導致花、果損失嚴重。棗頭、二次枝、掛棗控制好的棗園坐果率高於控制不好的棗園。同等條件下,帶輔助枝開釘棗樹的坐果率高於開釘棗樹。筆者試驗表明,掛棗比對照(掛棗不去核)坐果率高24%,與調查結果壹致。在調查中,我們還看到壹個現象,有壹個冬棗園,全園只有壹個冬棗座果較好。原因是樹是傾斜的,樹枝角度大,樹勢松弛,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平衡。綜上所述,座果率低的樹或園,都說明影響座果的主要原因是營養不足。因為冬棗是果實成熟較晚的品種,果實采摘後葉片變黃脫落,營養積累時間比其他果樹短。因此,冬棗的貯藏營養更加珍貴和重要。也佐證了2004年好果的果園大多是第壹年不結果的1 ~ 2年生幼樹。
②開花溫度低也是冬棗坐果率低的重要原因。冬棗開花期需要24 ~ 26℃的日平均氣溫,以利於授粉坐果。2004年花期有連續5天(6月4-8日和6月16-20日)日平均氣溫低於22℃的低溫日2天,其中6月1日至6月25日日平均氣溫為23℃。與2003年同期相比,花期(6月9日~ 14日)僅有壹次低溫天氣。6月1日至6月25日,日平均氣溫25℃,比2004年高2℃。2003年座果表現為前後期座果好,也與氣溫壹致。據了解,2003年,山東省冬棗區在花期也受到了陰雨低溫的影響。
(3)綠盲蝽的危害也是造成冬棗座果率低的重要因素。埃及伊蚊對葉片的傷害會影響葉片的光合功能,降低合成營養物質的能力。對芽和幼果的傷害會削弱芽和幼果的活力,輕者變綠,重者變黃脫落。據大多數專家研究,當溫度達到10℃以上,空氣濕度達到70%時,有利於綠盲蝽越冬卵的孵化。2004年4月以來滄州多次降雨,空氣濕度遠高於往年,導致綠盲蝽的發生,冬棗的葉、芽、幼果嚴重受損。綠盲蝽防治差的園冬棗座果率遠低於綠盲蝽防治好的園。
根據對冬棗坐果率低的原因分析,解決辦法應以加強土、肥、水、修剪的綜合管理為基礎,通過適當坐果、合理負荷解決樹貯營養不足問題,進而抓好花期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確保冬棗優質高產。技術措施見本書相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