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豆和黃豆壹起,可以滋補肝腎,解毒明目,潤燥滑腸,健脾。赤小豆和黃豆壹起可以滋陰補血,清熱利濕退黃,活血消腫,赤小豆有很好的利尿作用。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胃、肺經。具有利尿、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作用,還有利於平衡血壓和血脂。
擴展數據:
豆漿是中國漢族的傳統飲料,由西漢時期的淮南王劉安制作。將大豆浸泡在水中,研磨,過濾,煮沸。豆漿很有營養,容易消化吸收。與西方牛奶不同,豆漿是壹種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食品,在中國各地廣受歡迎。
自從市面上出現不浸豆的豆漿機以來,人們壹直在疑惑壹件事:要不要提前浸豆才能做出好的豆漿?有豆和沒豆做出來的豆漿質量壹樣嗎?哪個會更好?
1.首先,不泡豆子聽起來很方便,但實際需要的時間更長。前壹天晚上泡豆子只需要壹兩分鐘,泡完之後就可以很快做成豆漿;如果不泡豆子,豆漿機啟動後的程序會延長很多,需要壹段時間升溫,促進豆子的吸水軟化,其實更費時間。所以,無論從低碳環保的角度,還是從早上喝豆漿節省時間的角度,泡豆顯然更有好處。
2.其次,泡豆可以提高出漿率。與不浸泡相比,浸泡豆子12小時後,豆漿產量可提高10%,而豆渣產量有所下降。在12小時內,浸泡時間越長,出漿率越高。換句話說,泡豆有利於組織破碎,可以讓豆漿更細膩,更好的釋放營養成分。從口感上來說,泡過的豆子做的豆漿自然更好喝。
可能大家都不介意妳豆漿多壹點,豆漿少壹點。但與未浸泡的豆類相比,豆漿中抗營養因子的含量也會有顯著差異。看來中國人傳統上都是先把豆子泡壹夜再磨豆漿,這是相當科學的,有利於身體充分利用豆漿中的營養成分。
那麽,豆子應該怎麽泡,泡多久,在什麽溫度下泡?
1,室溫20-25℃浸泡12小時可以使大豆充分吸水,延長浸泡時間並不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2.但是夏天氣溫高的時候,在室溫下浸泡12小時可能會導致細菌滋生的問題,會使豆漿的風味變差。
所以建議把豆子泡在冰箱裏。將豆子在4℃冰箱中浸泡12小時,相當於將豆子在室溫下浸泡8小時。如果18小時操作太麻煩,可以把豆子放在冰箱裏浸泡24小時,這樣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豆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