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他們性格上的差異在鴻門宴上表露無遺。劉邦雖然出身貧寒,卻懂得善用他人,謙虛謹慎,頗有心機,懂得與時俱進。他知道自己暫時不是項羽的對手,就在項羽面前演戲,用真誠的面孔和言語迷惑項羽。可見劉邦沈著冷靜,足智多謀。更重要的是,他善用人,註重可教,身邊都是張亮等人。面對生死,有張亮的侍從在身邊。劍走偏鋒,項伯夾擊,樊噲被逼。他能順應民意,贏得民心,懂得善用他人,至死不渝。
另壹方面,項羽雖然以勇猛著稱,但過於直白粗暴,過於大大咧咧,盲目輕敵。面對父親範增的規勸,他也是充耳不聞,最後,他回到了家,導致日後兵敗如山倒。可見項羽的輕信,魯莽,短視。如果他有劉邦的果斷和機智,那麽也許最終的結局可以改寫;如果他能聽聽別人的建議,而不是那麽任性和傲慢,也許他心愛的人就不會隨之死去。
項羽和劉邦,壹個走向了地獄的深淵,壹個攀上了權力的巔峰。不得不說,這和他們的性格有很大關系。
圖片來自網絡。
劉邦在很多人眼裏是個放蕩好色的人。但也有人被冠以這樣的評價,也有被大眾忌諱的同性戀。劉邦是同性戀,確切的說是雙性戀,這種特殊的愛好代代相傳。漢朝有二十多個姓劉的皇帝,其中十個有,有的皇帝不止壹個。當時的朝廷似乎並不懼怕同性戀,或許還是“雅癖”吧。
劉邦的同性戀對象名叫姬儒,史書記載此人長得很漂亮,又沒有什麽才華,所以通過獻殷勤的方式得到劉邦的青睞。公元前196年,英布在當地造反,劉邦說自己病了,所以沒有參戰。因為情況緊急,樊噲等朝臣直接闖進了劉邦的臥室。他們驚訝地看到,劉邦正趴在壹個人身上睡著,那人應該是嵇儒。
圖片來自網絡。
野史中也有劉邦和姬儒的記載。紀如經常在他身邊服侍,兩人會睡在壹起。劉邦很喜歡他,對他有壹段時間不問國事。有壹次,因為劉邦有好幾天沒上朝,說是病重,大臣們都去劉邦住的宮裏,卻被姬儒攔住了。劉邦因病去世了,但是姬儒怎麽樣了,我們不知道。
姬儒只是壹個宦官,和當時的漢高祖、姬儒沒什麽關系,但是他們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惡劣。之後的漢朝皇帝紛紛效仿劉效仿,尤其是漢哀帝,為宦官當權和後世亂政留下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