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假豆腐皮是怎麽做出來的?

假豆腐皮是怎麽做出來的?

東北叫豆腐幹,有的地方叫千別名:百頁、千張、皮、豆片。東北做的豆腐幹很薄,但是很結實。豆腐皮是壓出來的,類似豆腐,但更薄(明顯比油皮厚),略幹,有時會加鹽,味道和豆腐不壹樣。那是用豆漿熬制鹵水後,擠在棉花層裏的豆腐模皮。兩面都有布紋,營養比油皮差。

豆腐皮的加工工藝

壹、豆腐皮的制作工藝

1.挑選當年的大豆,清洗幹凈。用粉碎機粉碎至豆皮脫落或形成2-4片花瓣。

2.將碎豆子洗兩遍,去皮,用25℃的水浸泡4小時。

3.將豆子放入磨漿機或石磨中,邊磨邊加水,0.5公斤大豆加4公斤水,磨兩次。不要磨得太細,而是用手指撚成小顆粒。

4.用分離器把豆渣和果肉分開。分離器中的過濾籃為80-90目。在農村可以用磨水豆腐用的豆腐過濾布,過濾,煮沸,溫度控制在93t左右。

5.用小木條將長2m、寬1.5m、高15cm的平底鍋分成6個方塊。安裝加熱導管,使鍋底溫度保持在70~90~C,將煮好的豆漿倒入鍋內,3-5分鐘後,可在網格內結痂,當皮膚出現小皺紋時,可揭開皮膚。依次剝掉每個小方塊裏的皮。壹鍋豆漿可揭蓋10次以上,可生產4 -5公斤豆腐皮。

就像豆腐之前的工序壹樣,後面的步驟是打腦、濺皮、壓榨、脫布,就是成品。打腦很關鍵,打腦的水平決定了豆皮的質量和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