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棗字的部首是木,拼音zǎo。
二、棗組詞有:紅棗 、拐棗 、焦棗 、軟棗 、棗紅、酸棗 、黑棗 、棗子 、蜜棗 、棗泥 、棗林 、棗園 、棗本 、棗逕
三、釋義:
1、棗樹,落葉喬木,幼枝上有成對的刺,葉子卵形或橢圓形,花黃綠色。結核果,暗紅色,卵形、橢圓形或球形,味甜,可以吃,也可入藥。
2、(~兒)這種植物的果實。
3、(Zǎo)姓。
擴展資料:
壹、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棗,金文(朿,荊刺)(朿,荊刺),造字本義:名詞,壹種落葉喬木,葉為掌狀且有葉脈,有多刺托葉,開淺黃色小花,果實暗紅色,多肉可食。篆文承續金文字形。楷書將重復部分用(兩點,表示相等)代替。?
文言版《說文解字》:?棗,羊棗也。從重朿。
白話版《說文解字》:?棗,羊棗。字形采用兩個“朿”會義。
三、詞組釋義:
1、拐棗[guǎi zǎo]?
枳椇。
2、軟棗[ruǎn zǎo]?
黑棗。
3、棗紅[zǎo hóng]?
像紅棗兒的顏色。
4、蜜棗[mì zǎo]?
蜜餞的棗兒。
5、棗園[zǎo yuán]?
又稱?延園。在?陜西省?延安市?西北約七公裏。1944年至1947年3月,為中***中央書記處所在地。園內有?毛澤東?舊居、中***中央書記處小禮堂舊址等。陳毅《棗園曲》:“停車?棗園?路,記從前,人民革命,中央曾駐。
百度百科-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