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多次泉州,只有兩種涼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糝人的海筍凍,這個小吃是二十年以前在泉州的街頭見到的,壹只象竹筍狀的象牙色的蟲子,凝固在壹砣小茶盞大小的透明性絕好的?凍裏面。問了壹下賣家,好吃嗎?“我們當地人都喜歡吃的東西,妳也買個嘗嘗吧!”大概也就是兩三元壹砣,忐忑地吃了壹砣……真鮮,口感也好還想吃,又吃了壹砣,並記住了它的名字——海筍凍。還有壹次去酒樓吃飯,點了壹份“涼拌蜇頭”,要了將近五十元。我們青島當地人最講究的還是吃涼拌蜇皮,海蜇頭歷來被視為下角料的,真沒有想到這個蜇頭賣的這麽貴,心裏面正嘀咕著涼菜上來了,數量也不多……嘗了壹下,這個脆勁與我們在家吃的那種海蜇頭不壹樣,從來沒有吃過的,從此以後顛覆了我對海蜇頭的不好印象……又過了壹些時間,我才知道我們平時吃的海蜇是沙蜇,它們的產量大,口感也差。而質量上乘的綿蜇都被南方的酒樓給高價收購了……是啊,在泉州的那份價格讓我肉痛的涼菜不就是綿蜇頭嘛!
其實我們青島沿海地區還有壹鮮——海曲蟮,學名“沙蠶”。用它來炒雞蛋也是很好吃,非常鮮美的。過去都用來當做魚餌釣魚用,這種東西如果用來做成沙蠶凍肯定不比海筍遜色,只是更需要勇氣才能吃下去……在美食面前我們比泉州人缺少不僅僅是眼光與探索精神,更重要的是——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