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德的解釋:
魚。體側扁平,長達70厘米,上顎中間有凹口,腹部有棱紋狀鱗片。屬於海洋魚類,春季在我國長江、珠江等河流產卵。肉質細嫩,鱗下多脂,是壹種珍貴的食用魚。
鰣魚長而扁平,身體覆蓋著鋸齒狀的圓形鱗片。嘴很大,末端位置,在上頜骨中部有壹個斜裂縫和壹個凹口。眼睛位於頭前兩側,脂肪眼瞼發達,覆蓋半只眼睛。背鰭和臀鰭的鱗片很低,胸鰭和腹鰭各有壹排長長的腋鱗。全身銀白色,被側淡黑色,尾鰭與頭部長度差不多。
背鰭有18至20條無硬棘的軟條;臀鰭有18至20條軟帶。壹般長40-50厘米,重1至1.5公斤,可達4公斤。
擴展數據
據調查,20世紀70年代,長江鰣魚年產量達65438+萬噸以上,洞庭湖及湘、黔、袁、李四水經常捕撈鰣魚。但此後由於水利建設,鰣魚產卵和覓食的洄遊通道被切斷,鰣魚自然資源急劇減少,加上過度捕撈和水環境汙染。
目前長江流域的鰣魚年產量只有500公斤左右,洞庭湖和湘、黔、元、李的鰣魚資源幾近滅絕。此外,錢塘江、閩江、珠江也有鰣魚。
目前因為禁止捕撈鰣魚,壹些水產養殖戶從美國引進美國鰣魚(西鯡魚)作為鰣魚出售。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附近也有同種的長尾鰣魚,稱為鰣魚出售。
百度百科-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