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芋頭用法用量:幹品3-5元,鮮品1-2元。本品有毒,長期煎服,換水2-3次後方可服用。
假芋頭註意事項:全株劇毒,尤其是地下莖,不宜生吃。服用前必須長期煎服,並在水中更換2-3次。有毒成分為草酸鈣和皂角苷;皮膚接觸汁液後瘙癢;目光接觸導致失明。
誤食莖葉會導致咽喉發癢、腫脹、流涎、燒心、惡心、腹瀉、出汗、抽搐、嚴重窒息和心臟麻痹而死亡。根莖富含澱粉,可作為工業替代品,但不能食用。
擴展數據
芋頭的形態特征:多年生熱帶草本植物。莖粗短,多在地下,地上稀疏上升或直立,密被葉柄痕。葉柄長,下部有長鞘;葉幼時通常盾形,成株多為箭形、心形,全緣或淺波狀。有的羽狀分裂至中脈(中國不生),後裂片卵形或三角形,常部分合生。
下I級側脈向下彎曲,稀疏放射,多數與後葉基脈成直角或銳角,相互間呈鈍角遠離;中脈中部凸出多對I級側脈,傾斜,會聚脈2-3條,離葉緣很近。ⅱ級和ⅲ級側脈從ⅰ級側脈突出且細長,在ⅰ級側脈之間匯合成細小的匯合脈。
假芋頭分布範圍:產於雲南省中南部及西至東南部,海拔200-1100米的熱帶雨林和野芭蕉林。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及沿海島嶼、福建、臺灣省。國外分布在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西卡山)、老撾、柬埔寨、越南、泰國到菲律賓。野生或栽培的。
百度百科-假芋頭
百度百科-海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