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蟲,中藥名。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或冀地Steleophaga Plancyi (Boleny)的雌蟲幹燥體。捕捉後,置沸水中燙死,曬幹或烘幹。分布於河北、陜西、甘肅、青海、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具有破血逐瘀,續筋接骨之功效。用於跌打損傷,筋傷骨折,血瘀經閉,產後瘀阻腹痛,癮瘕痞塊。
可以自制飼養土,飼養土的溫度保持在40℃左右(手抓成團,自由落地既碎)。
種卵孵化 選擇內壁光滑的(50~80厘米)直徑的塑料盆,內放置4千克種卵, 土元養殖 土元養殖 拌種卵體積1/2的飼養土,飼養土的溫度保持在40℃左右(手抓成團,自由落地既碎)。盆內連卵帶土厚8~10厘米,飼養土應預先配好,放置孵化室內預熱,溫差不能超過5℃,在孵化期內,溫度保持25~30℃(孵化溫度以28℃為佳)。每天用手翻動種卵2~3次,翻動時動作要輕,避免碰傷土元卵塊。經35~40天孵化,有大量幼蟲破殼而出,這時可篩出幼蟲(用4毫米篩子),篩出的種卵重新拌飼養土,幼蟲即可放在飼養土厚10厘米池內養殖,每隔2天篩壹次幼蟲。
註:飼養土配方為:菜園裏是表層土用4毫米篩子過篩, 土元 拌50%燒過的稻殼灰拌和均勻,如果加壹些家畜糞或粉碎的作物稭稈、鋸木、使飼養土肥沃、疏松效果更好。飼養土濕度為手抓成團,落地即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