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脂餐食譜 - 如何區分野生黃魚

如何區分野生黃魚

野生大黃魚因其肉鮮味美而深受喜愛,特別是春節期間,更是很多酒店和家庭中的“熱點菜”。但由於市場上壹些商販將養殖、半養殖的黃魚摻雜,魚目混雜,蒙蔽了消費者。為了讓消費者能在正月裏明明白白吃黃魚,記者特地請教了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吳樹敬先生,教給大家壹些辨別野生和養殖黃魚的方法。

養殖黃魚和野生黃魚的區別要看三方面:體形、體色和嘴巴。野生黃魚體瘦且較狹長,肉細膩,體色呈金黃鋥亮,嘴巴有魚鰾外吐,這是離開深水區外氣泡爆裂所致。養殖黃魚體胖,尤其是肚皮大而短圓,體色較淡且嘴巴沒有魚鰾外吐。可能現在有不少野生黃魚是因臺風從網箱中逃出去的養殖黃魚,這種魚在自然海體中生活過壹段時間,因此與正宗野生黃魚類似,但口感又有不同。

野生大黃魚捕到後,漁民稍加些冰塊就出售的稱為冰鮮大黃魚,市場上很少。冷凍大黃魚是冷庫低溫冰凍之後上市的黃魚,大多產自福建、廣東等地,魚體的鮮度隨時間延長而降低。冰鮮黃魚與冷凍黃魚的區別主要看魚鰓的顏色,冰鮮的鰓鮮紅且有粘液,長期冷凍後的黃魚鰓顏色退去,呈黃色或蒼白色。此外,冰鮮黃魚的肉結實有彈性,冰凍化解後的野生大黃魚肉體松軟,壹般無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