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的豆腐很有名,比如香果幹、桃泡百葉豆腐、黃土嶺的水豆腐、鴨江橋的油豆腐。
攸縣豆腐生產歷史悠久。據《攸縣誌》記載,明清時期,攸縣豆腐作為壹種產業興盛起來,在三湘頗有名氣。攸縣很多豆腐腦師傅都是祖祖輩輩教出來的。制作的豆腐工藝獨特,做工精細。嚴格控制用水、選豆、磨豆、蒸煮、糊料等環節,確保品質,以其鮮滑嫩滑、清香可口而廣受歡迎。
據有關部門統計,2009年,攸縣約有300家公司或小作坊,年產值4000萬元。其中,通過QS工業企業認證的註冊公司有三家,分別是辣子豆腐、萬事發、世紀紅,其中兩家公司獲得了五項產品的國家專利。目前,辣子豆制品有限公司產量較大,常年從業人員35人左右,每天消耗大豆高達5800公斤,實際年產值近10萬元。主要產品為“辣子”牌腐乳、腐竹、湘贛等9大系列21產品,銷往北京、長沙、上海、深圳、烏魯木齊等地。“萬石坊”和“辣子”豆腐在省農博會上多次獲得金獎和銀獎。攸縣炒幹青椒,世博會上香,廣州美食節、亞運會上“香”。
攸縣香幹的制作方法:選取新鮮黃豆,洗凈去雜後,用水浸泡數小時,用水浸泡,然後磨成漿,過濾去豆渣,適當加熱,放入容器中,用加入的石膏水攪拌均勻,待豆漿即將凝固時,瀝幹水分,再用瓢舀出豆腐花, 再用手工濾布瀝幹豆腐花的水分,然後輕壓成型,得到香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