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屬於屬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類蔬菜,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谷和玉米。馬鈴薯又稱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塊莖。與小麥、稻谷、玉米、高粱並成為世界五大作物。
土豆果實為莖塊狀,扁圓形或高15~80cm,球形,無毛或被疏柔毛。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長圓形,直徑約3~10cm,外皮白色、淡紅色或紫色。薯皮的顏色為白、黃、粉紅、紅、紫色和黑色,薯肉為白、淡黃、黃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擴展資料:
馬鈴薯的植株是在壹定條件下由根、莖、葉三部分密切配合,高度協調下生長發育的。從幼苗出土,其綠色莖葉即開始利用光合作用制造養分,發育良好的根系從土壤中吸取足夠的水分和無機元素,以供植株各部分生長利用。
壹般在出苗後20天左右,地下各節的匍匐莖就都長出,並橫向伸長。出苗後壹個月左右,植株開始現蕾,與此同時,匍匐莖的頂部開始膨大形成小塊莖。現蕾期是生產管理的壹個重要標誌,即開始起壟培土,若培土過遲,就會在培土過程中損傷小薯而影響產量。
現蕾後15天左右開始開花,地上部莖葉生長進入盛期,葉面積迅速增大。盛花期是地上部莖葉生長最旺盛時期,此後,地上部生長趨於停止,制造的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
百度百科——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