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附子本品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亞根。產於四川、陜西、雲南、甘肅。
【別名】鹽附片、黑順片、黑附片、淡附片、川附片。
【成分】含多種生物堿:次烏頭堿、烏頭堿、新烏頭堿、他拉司胺、烏頭堿A、烏頭堿B等。
【性味與歸經】辛、熱、有毒。入心脾腎經。
【功能與用法】能回陽、溫裏散寒、止痛。實驗表明,它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還能興奮行走神經中樞。此外,它還有強心、消炎、止痛的作用。
臨床上用於:
1.汗出至死,虛脫,四肢冰冷,心力衰竭:附9g,幹姜6g,炙甘草12g,水煎,或加四逆散註射液。
2.腹冷痛,上吐下瀉,四肢冰涼:可用附子理中丸。
3.慢性腎炎,面色蒼白,浮腫,少尿:白術9克,茯苓9克,白芍9克,生姜9克,水煎服。
4.風寒濕痹、寒濕過度、全身關節痛等。:可與桂枝、白術等溫經通絡藥配伍。
【用法用量】3-15g,水煎服(宜久服)。
【註意事項】不宜與半夏、瓜蔞、貝母、白鼓、白芨同用。陰虛火旺患者及孕婦不宜服用。
【制劑】四逆註射液:每支2ml,相當於附子0.4g,幹姜0.4g,甘草0.4g。適用於心肌梗塞和心源性休克。每次2-4毫升,靜脈註射或肌肉註射。